跟着这4步,拯救你的野路子动作,现在改还来得及!-乒乓国球汇
发布时间:2025-11-13
为什么业余的动作普遍不好看?是因为攻球基础没打好吗?还真未必,很多业余的攻球动作还是够看的,那问题出在哪了呢?

多数球友,折在了从攻球到拉球的阶段。
正手攻球过渡到拉球,是由“借力”过渡到“主动发力”的过程,正手拉球的发力权,几乎完全由自己掌控,所以很多球友在这一步上开始“放飞了自我”,在错误动作的路上越走越远......

从攻球到拉球,今天国球汇君从头到尾给你捋清楚!
1.喂球节奏放慢节奏放慢,就增加了两板球之间的准备时间,有利于练拉球前的蓄力引拍,甭管后边动作啥样,先得把时间留出来,才是首要的,否则就成了“赶火车”式的训练。

站位向后调整后,一开始会感觉很别扭,觉得够不着球了,这就对了,因为正手拉球,就是要我们有更多的含胸收腹,重心应该更前倾,双脚间距也要加大一些。目的就让我们在来球的下降期主动发力,为了能让球上台,就不得不加大重心转换的幅度。
此时,左右脚最好变成平行站位,目的也是多一些迎前击球,让动作比例更合理。
3.小臂向前上方收要想过渡到正手拉球,小臂不能往身体里侧收太多,为了造向上的弧线,小臂要向额头方向挥动才行,而且触球瞬间,要比攻球多一个20公分的加速,这是制造摩擦的关键。

正手拉球的板形是先亮后压的过程,切勿搞反,这是一个动作合理性的问题。先撞击后摩擦,有一种把球包裹住“甩”出去的感觉就对了,而不是先压板形再亮开,那样几乎没有任何调节能力,也很难加上摩擦。

多说一句,这种练法虽然属于稳步向前的类型,但对喂球人有一定要求,最起码落点不能差的太离谱,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热心球友,国球汇君还是建议整个发球机吧......
文章制作不易,欢迎收藏转发!



